丁司垱镇:多部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走心,企业安心。“要在全镇营造‘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丁司垱镇党委书记李二红说。今年以来,丁司垱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倒逼营商环境革命,着力解决企业的困难事、烦心事、期盼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思维理念,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

18条建议意见逐条分级交办转办

“目前镇区街道正在修路,进口处设了卡口,我们公司联系的外地物流运输车进出很困难,以前联系车一两个小时就来了,现在慢慢的要一天、两天、一个星期,甚至直接不来了。”

“用我们自己的车先把材料运到卡口处,再进行转运了?”

“不行,材料都是密封的,转运过程中会有损坏,质量就达不到标准。”6月10日,在湖北津驰硅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该企业的负责人正向丁司垱镇域内的人大代表反映企业生产运输方面的难题。

据了解,这是丁司垱镇人大主席团在全镇开展的“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代表行动”的专题活动,组织镇内的62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分为6个代表小组,深入镇内利银建材、腾达石材、金源矿业等7家重点企业开展调研、走访、视察、座谈等活动,与企业负责人和群众“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听取查找在营商环境方面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活动当天,该镇人大主席团就收集到了涉及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18条。

“这18条建议意见涉及最多的是公共配套不足、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我们坚持能现场解决的马上办;不能现场解决的逐条分级交办转办,并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落实,直到问题解决。”该镇人大主席卢和平表示。  

1202家市场主体发展迎来“新活力”

45岁的王月红是浠水县丁司垱镇六安祖社区的居民,去年5月和丈夫刘青松一起申办了营业执照,做起了蜜蜂养殖及蜂蜜销售的生意。“都是家门口的朋友购买,运气好有时一天能卖六七十瓶,运气不好十天半个月也卖不出去一瓶。”面对销售渠道的“窘境”,让王月红萌发了注册商标,放到网上平台销售的想法。

说干就干,拿着精心准备的商标去注册时却屡屡“碰壁”:商标重名、图样同形,前后换了6、7次均不符合要求,这一度让王月红犯了难。得知情况的丁司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主动上门帮助,一手送指导、一手代跑腿,从商标的起名到图形的设计,从查询检索核对材料到4次代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递交资料,丁司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包揽了“一条龙服务”,做到“商户动嘴,干部跑腿”的亲民化服务。“工作人员帮我注册的商标‘芙蔓园’正在公示中,我以为注册商标要一、两年,没想到今年9月就可以完成。”王月红开心道。

服务理念转变的同时,“柔性监管”的模式也正“悄然上线”。年初以来,该所逐步转变执法办案理念,既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又秉持惩教结合、包容审慎的柔性监管理念,对首次涉及无照经营、食品进货无索证索票等问题的市场主体实施“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对情节轻微的小微企业实行“两轻一免”制度。截至6月以来,该所对全镇1202家市场主体共查办案件6起,下发行政警示书8份、责令整改5份,较比上年同期查办案件数,柔性监管更显温度。

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服务监督专班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而优化服务则是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推动全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占地980亩,投资8.5个亿的浠水南麓月亮湾医养旅游度假中心项目是丁司垱镇规划引进的重点招商项目,也是打造文旅康养示范镇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9月开工以来,该镇就作出“项目推进到哪里,专班跟踪服务到哪里”的表态,组建了以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服务专班,实行责任领导与责任人员“包干”责任制,并在今年4月动员全镇国家干部到项目建设地走访企业群众,排查问题、化解矛盾,现场解决围挡、门楼、电瓶车道的建设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治安环境。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不仅要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还要严惩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

“谁破坏丁司垱镇的营商环境,镇纪委就点名道姓通报谁。”年初以来,该镇纪委主动将浠水南麓月亮湾医养旅游度假中心项目作为跟进监督对象,实行“一条边”监督模式挂牌监督、全程护航,坚持对项目建设中的行政审批、招标投标、破坏营商环境、专班服务、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重点查处有无“吃拿卡要”、强揽工程和“砖砂石”霸等违纪违法行为。截至目前,该项目三块建设用地,两块已开工,一块已按计划如期施工,均达到预期工程进度。

从主动服务看优化营商环境“态度”,从柔性监管看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从项目落地看优化营商环境“速度”,在丁司垱镇“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时时都是营商环境”。(通讯员:张逢源)

(作者:张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