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数智化病理服务建设改革
©原创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洪京燕 程玉含
编前:为充分展示市县一体推进的“10+3”重点改革项目推进情况及改革成效,县委改革办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改革进行时》专栏,今天推出第五期《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数智化病理服务建设改革》。近年来,我县聚焦蛋鸡优势特色产业,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重点解决好服务机制不活、产业链条不长、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搭建“信息集成、供需撮合、金融服务、技术创新”等全要素平台,推进蛋鸡全产业突破性发展,努力打造强县富民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将医共体建设纳入重大改革和民生工程,建立医共体总医院,按照“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推行人事、财务、业务、药械、绩效、资源、后勤和资产等“七个统一”管理,重塑管理体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由“分灶吃饭”转为“一家人一口灶”,促进县域医疗资源统筹管理。
近日,在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竹瓦分院的诊疗室里,来自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成正在为前来问诊的患者把脉,耐心讲解病情。像陈成这样业务精湛的医生时常轮流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不仅为当地患者解决诸多疑难杂症,也为医共体分院带来生机活力。
浠水县医共体总医院竹瓦分院执行院长 副主任医师 杨杰:自浠水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来,县医共体总医院充分发挥牵头医院的技术引领作用,先后派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康复理疗科、透析科等专家驻点帮扶,外科专家的下沉,再次点亮了竹瓦镇中心卫生院手术室里沉寂多年的无影灯,为十余名住院患者在家门口完成手术治疗,且周一至周五均有总医院专家坐诊,共接诊2000余人,六月底,竹瓦院透析科的顺利开设,让基层乡镇群众实现就近便捷就医,让基层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医共体帮扶带来的便利。

像竹瓦分院一样,县医共体总医院组建14个下沉小组下沉基层分院,让群众在基层享受到与县级医院同等的服务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从“碎片化、低效能”向网络化、连续化、智慧化转型,这是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关键。今年3月10日13时20分,竹瓦镇会龙山村村民黄某在田间劳动时突感胸部不适,随后独自前来镇卫生院就诊。值班医生详细查看后,初步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便立刻开通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启动救治流程。13时27分,县人民医院专家远程会诊确认为急性前壁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及时开展救治。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竹瓦分院医生 饶策胜:紧急口服了心痛1包药,30分钟之内给他启动了紧急溶栓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迅速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来接受治疗。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竹瓦分院院长 王进: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成功,标志着我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设紧密医共体,填补了基层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发展到特色专科,使我院诊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建立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是深化医共体建设的积极探索,必将更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整合,整体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公共服务差距。今年,县医共体总医院按照B级建设标准,投入550万元建成了黄冈市第二家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实现了全样本全流程扫描和实时储存,引入人工AI智能病理辅助诊断系统,有效提升病理的诊疗质量和效率。
浠水县医共体总院副院长 万文军:中心自运行以来,开展远程病理平台会诊80余例,直接为患者节约费用6000余元,同时通过病理中心建设,让患者在浠水本地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显著提升了县域就诊率,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向村级延伸,惠及更多群众是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今年年初,我县在关口镇、丁司垱镇开展了医防融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革。柴赤政是关口镇盐港村9组村民,如今已有72岁高龄。最近,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关口分院的医生和护士到他家走访,并与他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关口分院 外科副主任医师 郭秋林:我们与老人签约以后,一年到村里来免费体检一次,随访一个季度一次,帮他查血压查血糖,以及他的个人疾病。
关口镇盐港村9组村民 柴赤政:原先我们有点毛病要跑医院去,现在家庭医生到我们家里来帮我们量血压、查尿查血,方便了我们这些老年人,又省钱又省力又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对我们来说一年省路费、省电话费还有药费一共是2000多块钱。
共享全省顶级专家资源,实现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群众诊疗费用和诊断时间大幅度降低。数智化升级改造后,全县已完成病理服务2500人次,开展疑难病例平台会诊42例。一年来,全县县域就诊率达到94.67%,基层首诊率达到65%,真正让群众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村。数智化技术的运用,补齐病理服务短板,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周保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来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就医安全感、健康幸福感。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洪京燕 程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