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绍先(1919-2002)关口镇人,出身于三代教书育人的教育世家,早年随父胡震东在天津、北京、武昌等地读小学、初中,后考入湖北省立第二高级中学。他秉性聪颖,勤学好问,学业一贯优异,为当时师生所赞许。高中毕业后,时值日寇侵华,局势动荡,社会混乱,未能继续深造。为谋生计,四方奔走,寻找就业门路。1942年秋季,蒙鄂东教育界名流蔡天民赏识,被介绍至省联合中学浠水分部和闫河、莲池初中教授英语课。
1949年浠水解放,胡绍先仍致力于教育战线。1951年,被选送湖北省教育学院教育专业进修,毕业后,派往浠水一中任教,并先后任初中部和高中部教务主任。1969年,教师回原籍任教,胡绍先至马旧中学任教,后调任关口高中副校长,1983年退休。退休后至1985年,他被聘任为浠水县第二中学名誉校长。
1956年被评为教育行政五级(相当行政17级),时为黄冈地区级别最高的两位学校教导主任之一,也是全县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持有高级知识分子优待证,从不乱用,也不给家人使用。他的优待证除购买了一些廉价烟外,就是解决一些同事、学生的急用。他家本是商品粮户口,为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将家属下到农村,直至20世纪90年代子女才恢复为商品粮户口。他历来教育自己的后人,正直做人,学好文化知识,为人民做贡献。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儿孙纷纷接过教鞭,走上杏坛。
尽管多年任学校行政领导,但是从不乱花学校一分钱,不拿不合理补助,每逢上级领导来访,点名要他作陪,他都予以谢绝。时住房紧张,他多次将分得的房子让给他人。特别是“文革”后,与学校另一位同事,挤居在南下街头,一中学农基地的一套简易瓦房子里。退休后,为方便同事,他主动让出住房,将家搬到关口。至今同事回忆这些往事,仍称赞他“真正廉洁无私”。
他在中学任英语课,传授知识准确,教法灵活,深受学生欢迎。即使在文革中,也不忘看书学习,“文革”结束后,能熟练地教授高中文科所有课程。首届高考一结束, 胡尽管已近花甲之年,还行云流水地讲评语文试卷中相关知识点,轻松地解答教师争论的一道语法难题,多年后回忆这一幕往事,同行们还交口称赞。
他教研经验丰富,在任浠水一中教务主任时,组织教研活动周密科学。坚持每学期初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中检查执行教学工作计划情况,学期末总结教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同时,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使之教好所任学科。要求教师先个人超周备好课,所备课程经集体备课组审议通过后,方能进课堂上课;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讲示范课,以老带新,以优带差,推动全体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他坚持带头听课,每学期听文科课一单元、理科课一章,听后与老师交流研讨,相互切磋,促其提高教学能力。他积极引导教师坚持启发式教学,带领教师在教学中抓重点、破难点,注重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弄懂、理解、消化、牢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熟练运用。这样做,教师有主导性,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方法有了改进;学生有主动性,学习方法对头,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浠水一中历年高考升学率均居全地区一、二位,人称胡绍先是鄂东地区高中教务主任中之佼佼者。任关口高中副校长时,学校见他眼睛视力模糊,没有让他带课,但他总是夹着书本到班,或在教室外听课,他以惊人的记忆力,课后与教师回顾教学全过程,评点教学的优缺点,口传心授,使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1956年,黄冈中学语文教师吕思俭被调至浠水一中任教。吕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很有建树,是学生敬重的名师。胡绍先专程去黄州迎接,帮他安排住房,买好餐票,使吕老师深受感动,常与之促膝谈心,研讨教学,成为莫逆。吕老师调回黄冈中学后,时时来信问候。一次他特地登门看望胡绍先,并晚上住宿在胡家。回校后,专门写了一封问候信:“……一夕相聚,殊惬我怀。回顾你对我之关照,永不忘记。”胡绍先襟怀旷达,光明磊落,待人真诚守信,对教师嘘寒问暖,关心教师的生活与工作,解决困难,解释疑难,时有很多老师得到他的帮助,与他结为好友。所到之处,师生都敬重他的人格风范。在反右斗争和“文革”运动中,他是学校主要领导,但实事求是,设法保护教师。他语言平和,轻言细语,从不随便批评人,对教师和学生,从不发脾气,与他工作过的同事,都愿与他交朋友,后来胡回县城,同事们仍经常登门看望。逢年过节非常热闹,别人家里都是亲戚朋友一起聚会,而在他家,前来看望老师的学生有时比亲戚朋友还要多。
胡绍先对学生关爱有加。他和蔼可亲,善于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风细雨地做细致的工作,让人心服口服。他经常下班级、下食堂、下宿舍,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每届学生近180人,他都能叫出名字,说出优缺点。发现学生知识有遗漏,就与任课老师联系开“小灶”,帮助学生把知识补起来。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有时无钱吃饭,冬天无棉衣穿,他就与学校商量,帮助评上助学金,并将自己节衣缩食的钱拿来买棉衣给学生穿,给学生买饭菜。对于这些,许多学生至今回忆起来仍感激不已。
任浠水二中名誉校长时,已近古稀之年,但不忘教育学生,发挥余热,几次登台作报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学习,为实现“四化”学好过硬的本领。在编纂《浠水一中校志》和《浠水县教育志》时,出任领导小组顾问,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资料,解答了一些疑难。
胡绍先于1956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浠水县第二届人大代表,先后任县政协第一届、二届、三届、五届委员。其优秀事迹被《浠水县教育志》《浠水一中校史》收录。
胡在浠水教育界耕耘四十余截,桃李满天下。胡病逝后,前往悼念的同事、学生络绎不绝,正如一副挽联所言“忆昔年立雪程门渊博英文授弟子,痛今日挽车胡府纵横老泪哭先生。”他原来的同事周尚文题悼诗一首,更是全面评价了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