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林业局给古松树“打针”,防治松材线虫

测量胸径、找准位置、树干钻孔、注射药物、拍照记录……

为切实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12月22日,县林业局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对三角山风景区黄山松古树群实施保护措施,开展林木传染性病菌疫苗注射工作。

本次打孔注药预防工作,林业局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督导,对施工质量、药剂使用、完成时限等进行严格把关。

打孔注药是通过树干基部钻孔的方式使药剂进入树木体内依靠树木自身的蒸腾作用将药液输送到树木的“全身”,从而达到补充营养和防治林木有害生物的作用,这些药水渗入树体后还能有效促进松树的生长,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保证松树在2至3年免受松材线虫病原侵染,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又安全的施药方法。      

下一步,县林业局将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防控,强化科技支撑,为守护我县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加快建设森林城市贡献林业力量。     

林业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打孔注药?

打孔注药可以理解为给松树接种疫苗,通过在树干基部钻孔,把药剂注射进松树体内,依靠树木的蒸腾将药液输送到树的各个部位,以提升松树的免疫力。

这些药水渗入树体后,能有效促进松树生长,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保证松树在2至3年免受松材线虫病原侵染,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又安全的施药方法。

松树为何要打孔注药?

给松树打孔注药,主要是预防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由于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而导致松树迅速死亡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后,在松树体内大量繁殖,会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受到破坏,松树失去水分而整株枯萎死亡。

打孔注药防治有哪些优点?

1.药液注入树干后,通过输导组织输送到树木的每个部位,不存在常规喷雾防治方法中的喷洒不到位和漏喷的问题,只要害虫取食就会死亡,防治效果好。

2.注药后,药物直接注入树木体内,无漂移和滴漏,不会散落于空气中,也不会渗入土壤和水中,不会污染环境;施药时人不直接接触药物,对人安全、对家畜、动物安全。

3.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注药是将药液通过树干体内输导,杀死其他害虫,不会对周围环境中的昆虫造成伤害。

4.药量是根据树木大小确定的,用药精准,避免了浪费,又降低了成本。

打孔注药的方法与步骤

№1 测量胸径

测量树木的胸径,依据胸径大小科学配备药剂使用数量,避免过度用药。胸径20cm以下施用甲氨基阿维菌素一瓶、20-30cm两瓶、30-35cm三瓶、35cm以上胸径每增加5cm增加一瓶,12cm以下不施药。

№2 选择位置

选择树干高60cm以下木质部边材上,树皮软薄的位置,需要打2个以上注孔的,打孔位置应分布于树干周围,相互间隔,并且不在一个平面上。

№3 处理树皮

用削刀在树皮刮一小块,去除表皮,深致韧皮部。

№4 树干打孔

打孔的角度为30-45度,直径约0.7cm,孔深3-7cm。

№5 药剂注射

用刀片斜切注药嘴,再将瓶盖上的通气孔用针打开,将注药嘴插入打好的小孔中。

№6 建立档案

施药松树编号、拍照,记录每株松树胸径和施药量,同时使用通图采集记录打孔注药松树的坐标,形成施药松树点图层信息。

№7 质量检查

注药1周内,逐一检查注药质量,发现有渗漏、注药受阻等不符质量要求的,要重新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