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浠水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着力实施对口联系机制,将美好环境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让群众不断推向深入、让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决策共谋,让群众说出来。确定以关口镇华咀村、巴河镇长江村、洪江村等3个村的8个自然湾作为首批试点村,全面掀起共同缔造获得热潮。通过院子会、咵天会、微信群等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房前房后环境整治等问题,广泛发动群众献言献策,洪江村白果湾原计划建设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因村民考虑投资成本和后续维护等问题,建议改为建设一所三级化粪池,华咀村原计划建设污水处理站,因大部分农户都建有化粪池,村民希望对黑臭水塘进行整治,根据群众需求和意愿对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
坚持发展共建,让群众动起来。只有群众实打实参与进来的事,群众才当成自己的事,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卫生大扫除、拆围墙、拆鸡棚等身边小事开始,逐步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并为共同缔造活动捐款捐物,8个试点村都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其中关口镇华咀村发动群众捐款﹑捐物折算等合计349140元。积极争取共同缔造试点村“以奖代补”项目,初步搭建“村实施、镇验收、县奖补”的资金奖补模式,重点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坚持建设共管,让群众管起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管的各项工作,巴河镇长江村建立了“镇党委+村支委+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每名党员联系10-15户群众,建立了多个群众组织,进行村民自管。先后粉刷外墙立面7处,更新大型宣传标语12处,迁移电路杆线3处,发动群众将超过100平方米菜园改造为绿化停车位,修整清理景观塘1口,全面清理道路两旁的垃圾堆、柴草堆等杂物,每月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并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全村环境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效果共评,让群众说了算。围绕保护生活饮水、治理生活污水、消除黑臭水体、生态村创建等方面情况开展前期调研和政策宣讲,充分了解各试点村基本情况以及干部群众对“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认识。把评价权交给群众,做到建设质量好不好、管理效果行不行都由群众评议,以评促改。8个试点村,先后都开展了“优秀党员”“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志愿者”“环境卫生红黑榜”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比作为、争先进,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通过域组宣传栏、小组夜话、村级显示屏等方式,对村级事务进行公示,让群众评价工作实效,做到一事一评。
坚持成果共享,让群众得实惠。将成果共享作为共同缔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村产业得到了发展、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群众切实感受到共同缔造既创建了美好生态环境,又创造了幸福生活。到目前,涌水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累计投资1.41亿元,在125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2个、市级36个、县级67个、美丽乡村示范湾32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讯员:陈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