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持续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可能引发热射病(重度中暑),严重时危及生命!这份防中暑指南请务必收好,为自己和家人保驾护航!
据浠水县气象局预报
7月3日白天到晚上:晴天到多云;偏南风3级;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7℃。
7月4日白天到晚上:晴天到多云;偏南风3级;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8℃。
7月5日白天到晚上:晴天到多云;偏南风2到3级;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9℃。
7月2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
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持久的高温高湿,对身体健康会带来威胁,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建议当地公众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不适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高温带来的不仅仅是体感不适,还可能在短期内对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专家表示,高温下,人体排汗机制可能崩溃,引发一系列热相关疾病。轻则出现热疹、热水肿、热晕厥,重则发生重症中暑,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同时,高温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催化剂”,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高温健康风险。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产品
首次发布,
与高温预警有何不同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李怡介绍,与气象部门发布的常规高温预警不同,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更多表征了高温对健康的影响,与疾病风险关联,反映了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疾病风险的增加。
从预警分级标准来看,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并非依据单一气温要素,而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得出。它的等级由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两项风险阈值指标来划分,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中低风险和中等风险属于健康风险监测和警示阶段,不面向公众发布。
关于高温健康风险分级健康提示
一起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