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鲤挺身从水面跃起于莲上,孔雀正徐徐开屏展示美丽的羽毛……近日,在浠水县洗马镇河东村民俗风情馆内看到,一盏盏由竹篾和彩油纸制成的花灯栩栩如生,分外亮眼。
“浠水洗马花灯会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晚都会举行龙灯盛会,已持续了300余年。”河东村党支部书记何建国介绍,目前民俗风情馆内有展品50余件,其中“莲莲有鱼”是镇馆之宝,获得了全国山花奖金奖,2013年洗马花灯入选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何建国发现,年轻党员大都在外务工,村里开展党支部活动经常出现的都是一群“老面孔”。他意识到不仅要想办法让村民富起来,还得要找方法让年轻人留下来。
去年年初,河东村村两委从传承民俗文化方面入手,召开支委会专题讨论制定了《河东村“两红五心”创建工作方案》,多方筹措资金30余万元,并邀请专业设计团队以洗马花灯为主题对村文化广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完成对花灯传统形象的“十二生肖”雕塑塑造、新建文化宣传栏展示村规民约、丰富村级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了文化广场的文化宣传作用,满足干部群众交流娱乐的需求。“以前广场空着,我们都用来晒谷籽,现在经常组织活动,我们从畈上回来,也喜欢来这里走走逛逛,才舍不得晒谷咧。”河东村村民叶建兴经过广场时说,以前因为河东村的文化广场地理位置偏僻,建成后来的人很少,现在经常结合民俗文化办活动,人气兴旺了不少。
为传承和发扬洗马花灯文化,村两委还邀请来了何叶二畈花灯会会员、村中德高望重的村民、老党员进行磋商,将党建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集中制作了一批与红色文化、党建精神传承的花灯展品,以花灯为媒,记录从前发生在河东村的红色、民俗故事,共同建设洗马镇河东村花灯民俗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历史文化挖掘、整合农产品加工园开发等方向,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在外年轻人回乡、在家门口就业,将河东村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何建国谈及未来的发展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