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承载着这位“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坚守
©原创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琦
从田间地头的乡村法官,到统筹法院工作的副院长,29年来,程呈友的身份在变,但“泥腿子法官”的本色始终未改。他走遍乡间小路,用双脚丈量公平正义,以实干诠释司法担当。
让我们一起走近
全国先进工作者
浠水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程呈友
聆听他的故事
随着外卖行业快速发展,骑手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25年3月底,程呈友成功化解了一起外卖骑手工伤认定行政争议案件,帮助外卖骑手顺利获得工伤赔偿款共计10.2万元。
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程呈友:随着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司法机关也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本案通过实质性化解实现“双赢”。既及时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帮助了企业防控经营风险。

2024年以来,面对跨区域行政案件协调难题,程呈友参与设计两种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运转模式,建立12个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有效提升了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率。他主导巴河人民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村头巷尾,设立共享法庭、法官工作室,开展“村湾夜话”“巡回审判”,打造特色调解、交通事故纠纷化解等多个特色品牌,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司法力量。
两户叔伯兄弟因拆迁还建问题争执多年,多次调解无果。2024年案件起诉到浠水法院后,程呈友带领承办法官前往讼争土地进行实地勘查,并对所在村委会及当事人分别进行走访,了解讼争土地使用状况,最终促成双方化解矛盾。
县人民法院清泉人民法庭庭长 翟群:程院长常说“坐堂问案,功夫在堂外”。有时候为了一个案件,他带领我们多次入户、到现场,反复核对证据、走访知情人士,只为还原事实真相。29年来,程呈友始终保持着"泥腿子"作风。他曾自掏腰包为当事人支付鉴定费,也常在办案途中为了了解案件实情边帮老人挑担子、边拉家常。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程呈友:群众叫我“泥腿子法官”,这是最高的褒奖。法官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从书记员到副院长,从田间地头到司法改革前沿,程呈友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位“泥腿子法官”身上,闪耀着新时代法治中国的温暖底色。
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程呈友:案件再小,也是百姓的100%;法槌虽轻,却承载着司法的全部重量。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份荣誉是激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一定立足本职勇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