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陈爱华:赤子情怀润故土 红树林里写春秋

 商海闯荡三十余载,陈爱华以胆识铸就传奇。功成名就后,他带着半生积淀回到浠水巴河,创办“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以赤子之心反哺乡土,在山水间探索素质教育的全新答案。
图片
图片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里,学生们在教官带领下,有序参与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户外拓展等课程,现场气氛热烈。

图片

学生 周沛沛 胡子涵:这儿环境很好,吃得也好住得也好,我们不光学到知识,我效率也增加了,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我在这里学会了独立,我们也学会了非遗文化,我们也做了许多的运动。

图片

教官 胡强: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对比其他营地,硬件设施有国际视野、地方特色,同学们能够在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动手能力,拓展视野。 

图片

营地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创始人陈爱华的心血。从建设到课程设计,他全程参与,力求打造国际一流的研学基地。

图片

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创始人 陈爱华:我的总体目标是“目光所及,皆为研学”,我们的门前广场上有古战车,有喷泉,这外部是代表我们国家的历史,里面还有闻一多先生的铜像、礼堂,纪念我们了不起的民族战士,走进红树林可以了解到我们黄冈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图片

陈爱华是浠水竹瓦镇走出的地质学子,曾以优异成绩进入武汉测绘院,后南下创业,创立“爱华勘测”,成为民营测绘行业的标杆。事业有成后,他返乡投资,打造红树林研学营地。

图片

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创始人 陈爱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思乡心切,都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愿望,尤其是我们在事业上面有一些成就以后,非常愿意回到家乡来投资家乡,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然而,后疫情时代的资本寒冬中,陈爱华执意投资教育,一度引发质疑。

图片

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创始人 陈爱华:研学在国外在西方国家他们有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国家启动得比较晚,所以我认为从事研学是一个很好的行业,红树林是全面提升扩展孩子的课堂之外的综合素质,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图片

陈爱华抱着“要么不做,做就要做行业一流”的决心力排众议,2022年底,以巴河镇的一栋烂尾楼为起点,启动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规划,但在建设阶段,树木移栽、水电基建、资金短缺等难题接踵而至。

图片

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创始人 陈爱华:我们门前广场的树要迁移,水利局、林业局、人社局等等相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的水是从5公里之外将水源引过来,为我们排忧解难。

图片

2024年5月,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落成,面积近2000亩,营地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形成了黄冈教育“文武兼修”的特色品牌及影响力,被黄冈市教育局和黄冈市文旅局联合授予为“黄冈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同时营地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百余个就业岗位。

图片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副总经理 徐文娟: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能同时满足3000人的食宿,目前日均接待人数在1500到2000人,带动就业人数110人,仅工资和社保开支每月有70多万元。

图片

未来,陈爱华团队将继续优化课程,围绕“求知运动更健康、改变提高更优秀”的理念,逐步实现以人格教育‌为锚点,培养“三观”正确、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才子的教育愿景。

图片

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树林国际研学营地创始人 陈爱华:未来我要打造研学领域里面的典范,把闻一多的文化传承好、宣传好,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浠水,优秀的企业家能够落户浠水,投资浠水。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洪京燕 程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