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受伤,娘家撑腰!工会千里维权暖人心

“没想到我在广州受的伤,浠水工会还能帮助我出面维权,要不是你们,我们连自己的合法权益都维护不了,你们就是我们农民工的亲人!”4月9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谢某的家属将一面印有“农民工靠山、法律卫士”的锦旗送到县总工会副主席手中,真切的表达了他对县总工会跨区域异地维权的感激之情。

图片

据了解,谢某家住浠水县兰溪镇竹马山村,2023年2月份,谢某依约在广州市黄埔区联和街道格田岭的一处四楼办公场所提供撕膜的保洁服务,不慎从2米高处跌落致右踝关节受伤,随即被送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治疗。因事发紧急,现场并未做拍照、拍视频等证据固定处理。 

3月7日,谢某支付了治疗费后出院休养,并向现场负责人协商赔偿事宜,因现场负责人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拒绝按照工伤赔偿案件赔付谢某的各项损失,双方多次协商未果。谢某无奈找到浠水县总工会驻广州农民工维权站求助,维权站负责人第一时间组织队伍进行沟通和开展案情分析。由于谢某是通过电话接受委托,没有实质证据证明委托服务关系,且现场并无取证,难以证明事故的因果关系,通过起诉的方式为谢某维权难度非常大,且谢某受伤后需休养无法工作,其丈夫患有帕金森不能干重活,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遂决定采用与案涉负责人沟通协商的方式为谢某争取权益。 

3月28日,维权站负责人与案涉负责人现场就谢某因公受伤的赔偿金进行协商,通过逻辑分析、法律依据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说服了案涉负责人,案涉负责人同意分期向谢某支付赔偿金合计75000元,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其中首期赔偿金15000元现场向谢某支付。 

浠水县总工会副主席表示,设立农民工异地维权工作站,可有效突破外出务工人员异地维权案件环节多、时间长、取证难等薄弱点。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把维权服务站打造成异地务工人员的“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