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联动!会“动”的科学课太有趣啦

让科技馆化身“第二课堂”,让展品成为“活教材”,今年,县科技馆做实“+馆”文章,这座“科学乐园”变身为人气爆棚的“科技小课堂”,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让科技馆化身“第二课堂”,让展品成为“活教材”,今年,县科技馆做实“+馆”文章,这座“科学乐园”变身为人气爆棚的“科技小课堂”,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在县科技馆的“好奇乐园”“科学世界”“魅力科学”“数字科技馆”四大展区里,身边这些平日里的展品此刻正变身教具。4月10日,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正在科技辅导员指导下,感受光的魔法、机器狗的聪慧、磁悬浮地球仪的神奇。

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吴小勇:教育的双减,要在科学教育上做加法,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把孩子带到县科技馆,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激发他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区别于传统的参观体验,“科技小课堂”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验证-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当天的“小课堂”上,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一封奇特的信”,在游戏中深化理解。

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 叶鸿涛:学校里的科学课,老师认认真真给我们讲知识,这里的科学课,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在这里上课,我觉得非常非常有趣。

今年,县科技馆采取“校+馆”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馆科普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周三、四、五,把学生的科学课搬进科技馆,这样既破解了学校科技教育专业师资不足、教具更新滞后、实践场景缺失等问题,又实现了科技馆开放日人气爆满。

县科技馆馆长 闫荣:我们充分发挥科技馆的科普资源优势,将一堂科技课,搬到科技馆,让学生通过看、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目前,我们的科普课反响也比较良好,课程已经排到了6月份。 

图片



在县科技馆的“好奇乐园”“科学世界”“魅力科学”“数字科技馆”四大展区里,身边这些平日里的展品此刻正变身教具。4月10日,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正在科技辅导员指导下,感受光的魔法、机器狗的聪慧、磁悬浮地球仪的神奇。

图片

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吴小勇:教育的双减,要在科学教育上做加法,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把孩子带到县科技馆,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激发他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图片

图片

区别于传统的参观体验,“科技小课堂”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验证-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当天的“小课堂”上,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一封奇特的信”,在游戏中深化理解。

图片

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 叶鸿涛:学校里的科学课,老师认认真真给我们知识,这里的科学课,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在这里上课,我觉得非常非常有趣。

图片

图片

今年,县科技馆采取“校+馆”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馆科普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周三、四、五,把学生的科学课搬进科技馆,这样既破解了学校科技教育专业师资不足、教具更新滞后、实践场景缺失等问题,又实现了科技馆开放日人气爆满。

图片

县科技馆馆长 闫荣:我们充分发挥科技馆的科普资源优势,将一堂科技课,搬到科技馆,让学生通过看、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目前,我们的科普课反响也比较良好,课程已经排到了6月份。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路港 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