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100枚鸡蛋中,就有1枚产自浠水。如何从“百里挑一”迈向“全国第一”,打造“全国蛋鸡产业第一县”呢?我县的做法是以现代化的养殖、生产、销售模式赋能蛋鸡产业稳中向前。

在位于我县巴河镇的湖北山蛋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鸡生产配送车间,生产主管段炼正和工人们一道在装盒打包。传送带上是一枚枚从养殖基地后方鸡舍输送过来的鸡蛋,工人们熟练地将鸡蛋装入蛋托、码放整齐。
湖北山蛋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段炼:我们从鸡舍到蛋品车间,是联动全自动的,不管收集哪一栋的鸡蛋,直接在蛋品车间这边控制。这套集蛋设备功能包含鸡蛋自动分级、自动清洗、自动烘干,裂纹检测,脏蛋检测。从整条生产线出来之后的鸡蛋,每一枚都非常干净的。

现代化的集蛋设备让新鲜的鸡蛋实现从鸡舍到包装车间的无缝对接,而在不远处的鸡舍中,十万多羽蛋鸡只需要两名工作人员就能通过自动化的管理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鸡蛋生产与实时监控管理。
湖北山蛋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段炼:我们现在全部采用全自动化的蛋鸡养殖设备。这套设备提供集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灯光、自动集蛋、自动清粪、鸡粪烘干功能为一体的全自动化养殖模式。目前,我们一栋鸡舍,养殖规模十万羽或者十五万羽,都只需要两名工人在里面,就可以完成当日的工作量。

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使鸡蛋出货速度大幅提高,不一会儿,一辆生鲜货车就满载着鸡蛋离开厂区,开往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在“云仓”等待统一配送。跟随着“鸡蛋们”的“步伐”,记者来到了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这座投资2.1亿元、占地110亩的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专业蛋品交易市场,建有蛋品交易(收购、分拣、清洗、包装、销售、结算)、冷链仓储、质量检测等“一中心六区”,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尽管市场里没有往日销售旺季时的人声鼎沸,但交易大厅大屏幕上的蛋鸡信息与交易数据一直在不断更新。
湖北省蛋多多农业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海涛:我们正月初六开市,开年以来,已经恢复到了往日的交易情况,日出货量达到了3.5万件左右。实际上我们交易中心,包括云仓,更多的是集中所有养殖户的货源,统一发货,统一配送。对很多每天只有几十件且发不了货的小养殖户来说,云仓起到了一个仓储集合、统一发货、统一订单的功能。
在散花镇钱坳村,德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德保正在新建的鸡舍外忙碌。去年他的鸡蛋销售非常理想,今年,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拉着记者参观了即将竣工的自动化鸡舍。
德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 叶德保:2025年,我们预计三栋鸡舍全部都投入运营,剩下的三栋在2026年年底全部投入运营。
得益于蛋鸡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我县实现了鸡蛋生产全年无休,每日都有来自浠水的鸡蛋走进千家万户。从事蛋鸡产业多年的叶德保告诉记者,浠水蛋鸡产业的转型升级他一直在关注,他也在不断跟上发展的脚步。
德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 叶德保:以前,我们需要人工操作,一个人只能养五千只鸡。现在,我们十二万只鸡,只需要两个人。我们基地整体规划是六栋鸡舍,单栋达到十二万羽、整体规模达到七十万羽只鸡,每日的出蛋量在六十五万枚左右。我们鸡舍,从鸡产蛋之后,直接通过传输带,集成转换到运输蛋线,最后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打包车间。
钱坳村七组村民张又兰已经五十多岁了,可她整理鸡蛋的动作十分迅速。在打包车间忙碌的间隙,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位于村里的企业上班做活,既可以多一份收入,也方便照顾到家里。
钱坳村七组村民 张又兰:我主要是负责鸡蛋分拣、打包的工作,在家门口照顾老人的同时还可以就近就业,有一份收入,还算可以了。
自动化生产效率高,订单化服务不愁销。目前,我县共有规模以上蛋鸡养殖场578家,蛋鸡存笼1680万羽,全县蛋鸡产业链从业人员约5.3万人,总产值约83亿元,“浠水鸡蛋”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