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一中】解放后第一任校长蔡天民


共产党的挚友   民主运动先贤


——蔡天民生平事迹简介



      蔡天民(1884-1959)字成渠,又名仲谦、天明,蕲水(今浠水)县麻桥望花山蔡家上湾人,出生于书香门第,1900年考中秀才,1906年入张之洞创办的武昌两湖总师范学堂(两湖书院),与董必武同窗学习。在孙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思想影响下,蔡天民与董必武一起秘密加入反清进步组织“共进会”,聚集在一起的爱国革命青年受《警世钟》《猛回头》等进步刊物的影响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投身革命洪流。辛亥革命前夕,他就剪掉辫子以明心志。1912年与两湖书院同窗毕文光等回到家乡共创浠水县普通中学,任校监。

图片


      1914年春,蔡天民任长沙《新民晚报》记者、主笔。由于其文章受到时任民国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赏识,1915年获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在日本,蔡天民积极参与李大钊、董必武、邓初民等人领导反对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的卖国协议“二十一条”,以示威游行、散发传单等方式抗议日本政府的侵略行径。他主持创办《神州论坛》,特邀李大钊、董必武、邓初民等发表“讨袁杀贼,抗击侵略报效祖国”等内容的文章,在反袁爱国运动中,彼此结交日深。1917年9月学成回国,到湖南旅鄂中学任教。1918-1925年任山西政法大学、私立山西大学教授,兼山西督军署编审,和邓初民等创办《新觅路》周刊,报道北京五四学生爱国运动,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刊载陈独秀、鲁迅等名人的优秀文章,宣传进步思想。1925年返回武汉,先后在私立武汉中学、湖北法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北伐战争前夕,董必武以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驻湖北省联络员身份回武汉开展工作,返汉教书的蔡天民担任董必武私人秘书,协助董必武大力发展以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群众组织。这一时期,他与留日同学陈独秀、李大钊交情深厚,还结识了陈潭秋、瞿秋白。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后,蔡天民隐居安庆。同年11月至1929年上半年,任安庆中学教员,安大预科讲师兼安庆市府秘书。1929年7月,因内政部长山西旧识赵载文,推荐他担任南京内政部编审兼私立文化学院讲师。同年,回到武汉的蔡天民与李四光、王世杰、彭沛等鄂籍教授,联名上书教育部和在武汉任湖北军政最高长官的李宗仁,请求拨款在武昌罗家山兴建国立武汉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沪宁失守,武汉告急,蔡天民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后受董必武“为革命输送人才”之托,返回浠水,出任浠水县初级森林染织两科职业学校校长。任职期间,他强调“读书不忘救国”,先后为革命输送潘化鹏、安璧(安怀)、张杰、闵惠周、程叔云等优秀青年及自己子侄蔡努春、蔡健农、蔡之照、蔡午峰到共产党的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为救济本县大批失学青年,他呈请上级批准,将职业中学改为普通中学(即浠水县立初级中学),一大批学生得以入学就读,蔡天民继任校长。任职期间,他组织学生成立“浠水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帮助学生宣传队编写改写歌词,在城关和全县各乡镇巡演,极大地推动了全县抗日救国运动。这期间,他带头捐款,四处奔走,募集资金,通过地下党转交到抗日部队。1939年春,因与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钱守敬、县长何庭芳不合,被钱、何以亲共嫌疑,将其免职,校长职务改由行署教育科科长朱庚元和县教育科科长的留日同学李经纬接任,全校师生闻讯大哗,砸了李经纬上任的轿子,以教导主任毕文光为首的200多师生涌向县府请愿,要求国民党县政府收回呈命。政府不仅不听学生代表意见,反而关押了16名学生代表。蔡天民为保护学生安全,做学生工作,主动表示自己离校回乡。离别时,为学生留诗惜别:
春风桃李正依依,忍唱骊歌赋落晖,
浣味早知蝉翼薄,教鞭今觉蚕丝微,
儒生不解谈坚白,清议终能见是非,
检点残篇归去好,刺天未暇计群飞。
      1941年春,蔡天民与夫人戴默英共创望花山语英数补习班,名为农村青年补习文化,实则继续物色有志青年,为革命输送人才。由于蔡天民积极支持青年抗日救国会,和中共鄂东特委书记方毅、浠水中心县委书记赵辛初联系甚密,秘密为党工作,1942年被推举为鄂豫皖边区浠水县行政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他经常以书写对联的方式表达对国民党日趋腐败的不满和愤慨,引起了当局对他的强烈不满,决定将他捉拿定罪,幸有知情者提前通报信息,得以脱险。

图片


      1943年春—1945年春,蔡天民回浠水初中任教,倡导“借它山之石以攻玉,游大匠之门无弃材”办学理念。1945年秋-1946年秋应邀到省立第二高中任教,1947年仍回浠水中学任教。1948年11月,时任浠水人民民主政府副县长刘浩密请蔡天民“利用自己声望,做好国民党军政人员策反工作,伺机反正。”蔡天民先做好在县自卫队的侄儿蔡国政的工作,后带其做国民党袁桥乡长程锡恋、茅江乡长程育南、朱店乡长蔡伯均的策反工作,促使他们主动埋藏机枪4挺、手枪12支、长枪180余支,以及各种弹药。在蔡天民的引导下,蔡国政于1949年4月带领国民党200多人在蔡塆宣布起义。同年,群众公推蔡天民为浠水中学校长。当人民解放军进入浠水时,他组织学生刷写大幅迎接标语,并带领师生迎接解放军进城。他还动员兰溪籍学生王振纲、胡盛元、宋子诚等9人,为解放军渡江做侦察和向导工作。1949年5月15日浠水全境解放,新的县人民政府正式任命他为浠水中学解放后第一任校长。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学校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育,蔡天民亲自向学生宣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中朝邻邦关系,并动员在校师生响应祖国号召,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击美帝国侵略者。蔡天民自己带头捐出两个月的工资,其他师生纷纷响应。1951年6月,军事干校招生学校积极动员,全校600多名学生报名,决定投笔从戎。后经复审,60多人被批准到军事干校学习,300多人参加了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由于蔡天民坚持育人报国,积极组织爱国运动,在地方声望高,先后被选为“浠水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浠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图片


      浠水是闻一多先生的故乡,闻一多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之一,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闻一多拍案而起,发表最后一次演讲,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李闻惨案”震惊中外。浠水籍昆明西南联大学生朱鼎誉1946年在闻一多先生影响下加入民盟,1948年周树屏、王伯诚在武昌加入民盟。在董必武先生的旨意下,蔡天民于1950年在武汉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其后又有熊寿文、李晴舟等人先后加入民盟,盟员发展到6人。1951年民盟湖北省组织决定组建民盟浠水小组,由蔡天民任组长,直属省盟管辖。随后蔡天民担任了民盟湖北省委委员。
      1955年2月,蔡天民作为特邀人士被推选为政协湖北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6年2月作为特邀代表去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会议期间,蔡天民受邀到董必武家中做客,会后董老派工作人员陪他游览北京名胜,还劝他留在北京,到故宫博物院或北京文史馆工作。蔡天民非常感谢董老对他的关照,最终还是决定回到故乡浠水。
      1956年初,蔡天民与民盟湖北省委负责人马哲民联系,要求根据浠水民盟组织发展状况,正式成立民盟浠水支部。4月,经民盟湖北省委和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批准,中国民主同盟浠水县支部成立,支部直属盟省委管辖。蔡天民、李晴舟、熊寿文、程隆政、闻亦乐、方适生、李秋明、黄韬、严自新、魏家珏、彭大庾、熊敏修12位盟员全部参加成立大会,县长王少彬亲临大会祝贺,会议选举蔡天民为第一届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为方适生、彭大庾两同志。民盟浠水组织是全省成立最早的县级民主党派组织之一。民主党派组织是政协组织的组成单位,因此民盟浠水组织的建立也为政协浠水县委员会的成立赢得了先机,浠水是全省最早成立人民政协组织的19个县之一。

图片


      1956年5月6日至8日,政协浠水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上,73岁高龄的蔡天民当选为副主席,政协主席由县委书记唐玉金兼任,蔡天民被常委会确定为驻会并主持县政协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兼任县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由于蔡天民在解放前就长期在中共统一战线组织领导下工作,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理解较深,在县政协一届一次大会上,蔡天民作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来源经过及其重要意义》的发言。蔡天民在主持县政协工作期间,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带领工作组成员认真贯彻毛泽东主席当时提出的“进行国际活动、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候选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建议、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关系、组织学习”等政协五大任务,使政协初创时期的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在县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蔡天民根据一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作了题为《怎样才能搞好政协工作》的专题讲话,他认为“驻会委员加强联系其他委员的工作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关键”,“政协应该密切与有关方面代表人士的联系,广泛搜集情况、问题,进行协商讨论,提出建议,请求政府解决或予以答复”。1956年9月,蔡天民、徐文煌、吴仲介、南本农等出席省政协会议时,联名提出《建议在浠河“白莲河”地段建立水电站以解决浠英罗三县电力与灌溉蓄洪》提案,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白莲河水利工程于1958年秋破土动工,1960年10月1日主坝拦洪蓄水,1965年整个水库枢纽工程全部建成,这项鄂东第一大水利建设工程为浠水乃至黄冈的农业及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蔡天民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受到审查。当董必武得知浠水县将蔡天民作为“第一号右派分子”上报黄冈地委,他亲自给黄冈地委打电话说,蔡天民先生是共产党多年的朋友,作为特邀代表出席过全国政协会议,为革命作出过贡献。他还形象地问当时的地方领导:“你们浠水有几粒红冻米?”“红冻米”即红粬米,是为稻米中的精品,精选发酵制成。因董老亲自出面,蔡天民得以免于揪斗,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得以保留。其后,蔡天民因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一直欠佳,病后,经董必武亲自关照,安排在武汉协和医院治疗。1959年12月,因食道癌不治逝世,终年75岁。董必武听闻噩耗,亲致唁电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