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省长”曾在这里战斗!浠水这个村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孟家冲村地处大别山余脉蒋山山系东南部,位于黄冈市浠水、蕲春两县交界处,是昔日浠蕲边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心地带。

1939年至1942年间,新四军第五师鄂东第五纵队司令张体学在浠水县丁司垱镇孟家冲村建立蒋家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浠水南部第一个党支部——蒋山支部。
图片
作为新四军鄂东根据地的“安全港”,蒋家山革命根据地保留了新四军有生力量,成为新四军鄂东抗战的开路先锋。
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孟家冲成为厚植红色根脉的一方沃土,2022年入选第三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借此契机,孟家冲进一步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擦亮红色品牌,推动绿色发展,开启守护红色根脉新篇章。


蕲火种映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80多年前的波澜壮阔,沿着蜿蜒山路,渐行渐近。行至泰春山顶,一处处革命旧址尽收眼底,点将台、练兵场、张体学林少南婚房旧址、浠蕲边指挥部等历史遗迹依次铺开,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体学率部三次东进,在浠蕲边战斗近5年,建立了蒋家山抗日民主根据地,那一排两层的房子,就是当年战时医院旧址。”在复原后的浠蕲边指挥部,红色讲解员陈一赵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讲述“布衣省长”张体学的战斗故事。
图片
红色资源来之不易,作为全省老区乡镇之一,丁司垱镇守护“红色标记”、讲好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意义更加非凡。
“孟家冲村民大多是听着张体学革命故事长大的,全村上下说到张体学都能聊上几句,我们有责任把这张红色名片擦亮,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丁司垱镇党委副书记艾锋说。
图片
为充分挖掘孟家冲红色资源,浠水县、乡、村三级组建工作专班,走村入户调研走访,广泛征求并吸纳群众意见,收集民间红色故事与遗存物品,寻访烈士后代,系统还原了浠蕲边孟家冲村的红色历史。
“在工作专班支持下,孟家冲村现已完成‘一标两馆三台四雕五改’主体建设。”艾锋介绍,“一标”即村口红色美丽村庄标识,“两馆”即政治综合馆和浠蕲边革命根据地指挥部展馆,“三台”即点将台、百姓大舞台和观景台,“四雕”即张体学生平事迹线雕、张体学与林少南夫妇雕塑、策马扬鞭雕像和广场雕像,“五改”即房屋立面风貌改造、道路升级改造、环境改造、景观塘改造和排污排水管网系统改造。
图片
2023年,孟家冲村成为浠水县党员干部政治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乡村红色文旅示范基地。同年12月,入选全国3A级景区,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党群携手铺就花样致富路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近年来,孟家冲村“两委”用活“五共”理念,引导村民参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和日常管理监督。从“小门口”到“小景点”的“十小农家庭院”创建,从“农户九包”到“四清一修”的卫生评比标准,塆组即景、村庄如画的崭新格局已次序铺开。

图片

“当前,全镇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正一体化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实施主干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艾锋介绍,在镇党委的带领下,村民在芦河港、马桥港等上游流域开展清河行动,在芦象路沿线打造乡村振兴彩绘文化墙、路灯亮化工程,在大门街道和方郭街道集中拆除临街违建建筑,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镇区环境治理水平。

环境美起来,钱袋子也要“鼓”起来,红色美丽孟家冲不仅要“面子”,也要“里子”。

图片

3月19日,孟家冲村桃花烂漫、歌舞翩跹。流动舞台车上,以革命伉俪张体学、林少南在浠抗日事迹为原型改编的歌伴舞《桃花谣》火热上演,周边村民纷至沓来。

“今年是第三届桃花节,我们大力发展‘花经济’,以节为媒、以花兴业,通过农旅融合,让桃花开出‘别样红’。”孟家冲村村委会主任孟成龙介绍。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孟家冲村近年来逐步“显山露水”,探索发展特色脆桃种植,将生态优势变为民生福祉。在村“两委”带动下,企业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承包山地,打造家庭农场,让有劳动力的脱贫户每人每年获得分红2000多元。

图片

思想一变,路子就宽。孟家冲村以红色旅游景点为基础,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对德意桃园、泰春山生态桃园、民宿等三大特色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打响“桃经济”品牌,带动18户农户共43人实现家门口就业,56户桃农均增收1万多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去年以来,丁司垱镇党委整合优势资源,将孟家冲、蒋家山、盛家冲、郭毛岭连片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带,不断拓宽村集体与群众增收渠道,让“面子”更优、“里子”更实。

图片

“下一步,浠水县还将打造连片红色旅游示范带,推进农业产品、生态资源与红色旅游相融合的农文旅复合开发模式,为打造全域旅游提供红色服务。”浠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晓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