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确定!浠水一教联体入选

好消息!
经县级推荐、市州评审、省级审核
湖北省教育厅遴选确定
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
黄冈10个入选
其中
浠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
榜上有名


图片

省教育厅要求
持续探索创新
确保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建实建优
强化示范引领
推动教联体建设整体扩优提质


教联体的具体涵义



      教联体是一种创新性办学模式,是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教育联合体。推进教联体建设有利于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大力推进教育强县工程。教联体是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和3至5所薄弱乡村学校组成,一所学校多个校区、一个法人,一体化发展。


浠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



浠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于2023年5月组建。教联体以城区学校浠水县实验中学(现为莲花池校区)为核心校,通过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远近搭配的方式,与农村学校洗马中学、绿杨中学、蔡河中学、堰桥中学、汪岗中学、白莲中学组建成融合型教联体,形成一校多区的教育新格局。

图片

一是党建引领,内部治理共融共生。教联体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法人制,做到党政管理内涵一致、方向一致,同心画圆、同向发力。通过一体化管理、周查月结等举措,在资源分享、教学诊断、集体教研、常规指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党建与清廉学校建设、思政学习、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后勤安全等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思想共识、管理共研、层级贯通、引领帮带,同节奏、齐步走。

图片

二是队伍共建,师资力量全新赋能。教联体建立了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实现了师资力量共融互通,“校区人”变为“教联体人”。开学初,教联体根据各成员校核定的岗位数,统筹管理岗位设置,最大程度上破解核心校教师年龄偏大、结构失调,成员校师资力量不优的难题。在第一轮的轮岗中,符合交流条件教师230名,52名教师主动参与交流,占比22.6%,其中骨干教师29名,占交流总数的55.8%。核心校交流到农村学校15名,占核心校教师总数7.2%。教联体各校区在政策范围内为交流教师做好了服务保障,确保交流教师定得下心、扎得下根。同时,打通使用紧缺学科教师,实现教师专任化。本学期,音乐、美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4名教师实现了统一规划、走教任教,缓解了农村校区部分学科教师紧缺问题,盘活了教师资源。

图片

三是资源共享,学研平台全面利用。教联体各校区按照“17个统一”的要求,实施统一的课程安排、学科年度规划和学年教学计划,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按照统一计划,校际间集体备课每两周一次,校区内部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校际教学基本功展示、示范教学、经验交流、同课异构、送教下乡、青蓝工程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农村校区整体教学教研水平。充分利用巡课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教研系统、专递课堂,持续开展校本培训、课堂直播、集体教研等活动,通过共上一堂课、共备一堂课、共享一微课的“三共”模式,不断推动一校七区教育优势均衡、一体化发展。

图片

浠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组建以来,各校区影响力不断扩大,满意度持续攀升,知名度大幅提高。2023年,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到校调研教联体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多所学校到实验中学教联体观摩交流。今年2月份,浠水县实验初级中学被评为“湖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

图片

未来,浠水县实验初级中学将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教联体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一校七区”建设,促进校区共同发展,整体提质,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