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庞安时中医药文化】专访兰溪镇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

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擦亮我县北宋医王庞安时名片,促进全县中医药健康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天的《传承创新庞安时中医药文化》栏目,专访兰溪镇党委书记明瑞堂和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洪小林。

兰溪镇党委书记 明瑞堂

县委、县政府正致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兰溪镇将立足本土实际,靠前主动作为,为浠水中医药文化建设赋能添彩!

我们现有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延寿庵村玉竹基地和盐客树“五花”基地为代表,累计种植玉竹、黄蜀葵、金银花等中药材5000余亩。目前镇卫生院内设中医馆1个,中医科诊断室3个,村级有5个卫生室设置中医阁。兰溪镇开展庞安时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打算是:

一、促进文化宣传。深挖关于庞安时的中医文化历史,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健康知识宣讲,进企业、进学校、进塆组,大力宣讲浠水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养生知识。      

二、推动产业发展。发展兰溪中医药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扩大生产加工规模,推动精细加工,构建本土特色品牌,积极参与中药材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助推传统道地药材向大健康产品转化。

三、加大中医诊疗。鼓励镇卫生院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开通中医绿色疗法,支持中医科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按照“望、闻、问、切”辩证论治,精准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发展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熏洗、穴位敷贴等适宜技术。

下一步,兰溪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共同营造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浠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 洪小林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立足我县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环境优势,统筹推进中药材产业基地标准化、产品优质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2万亩,较上年增长6%,全县中药材总干重7510吨,较去年增加10%,培育中药材种植市场主体83家,推广种植蕲艾、玉竹、瓜蒌、葛根、菊花、白芨、射干、紫苏等种植品种达45个以上,引进玄参、丹参、元胡、泽泻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800亩。为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下一步,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握发展契机,积极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      

结合我县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药材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建设。引进元胡等中药材新品种,充分利用冬闲田,推广“水稻+中药材”种植新模式,建设一批以湖北时安药业为代表的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8个;培育湖北小野生物为代表的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3个。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推进创新与人才培育。      

积极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所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中药材加工技术提档升级的和专利产品研发推广。定期组织开展浠水县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排解中药材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题,以科技助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积极推进中药材深加工。      

通过葛根面、速溶葛根粉、瓜蒌籽、天花粉、玫瑰膏、中药贴膜、中药材酵素、中药消毒产品等药食产品和中药材深加工,提高中药材加工产值和附加值,拓展中药材的产业链,提升我县中药材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落实产业服务与政策帮扶。      

通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等部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资金,落实我县中药材种植奖补政策,大力推进“大别山道地药材”“湖北十大楚药”等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争创省级龙头企业,支持我县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五是建设强县产业,推进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谋划建设我县中药材产品交易中心大市场,组织成立浠水县中药材产业协会,推广我县传统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引进培育中药材新品种,培育县域优质中药材品牌,推进中医药强县工程;充分利用我县现有果园林园、冬闲田、荒地山坡等资源推广林药、稻药、药药等种植新模式,到2025年,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建设5-10亩标准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和8-10个大宗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6家县内中医药龙头企业,规上中药加工企业达到5家,规上加工企业产值到达15亿元以上。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静 谢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