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五共”理念,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2月18日,全县基层党建(共同缔造)暨强县工程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在县“四大家”领导的带领下,与会人员顶寒风、冒雨雪,观摩强县工程重点工作项目进展情况。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比一路议,听成功经验、看发展变化、学先进做法、说心得体会,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逐一呈现在大家眼前。通过现场观摩考评,“比”出精气神,“学”出新本领,“拉”出新作为,“练”出新气象,推动全县上下以“敢、快、干”的奋进姿态,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书写富民强县的满意答卷。
1、清泉镇机余路路域环境治理项目
清泉镇机余路起点河东街机床厂,终点余堰赤土坡村,全长14.7公里,途经10个村,服务当地村民群众近3万人。今年以来,清泉镇党委、政府以推进“五共缔造”理念为抓手,全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发动群众“由旁听者到发言者,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等人管到自己管”,与群众一起动手,对辖区路域及人居环境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机械100多台次,群众自发参与投工投劳2400余人次,拆除路域围挡及违章建筑15000余平方米,对沿线10个村庄进行集中整治。充分发动在外乡贤能人,主动捐资7.78万元,设计制作统一风格湾组路牌44块,提升改造农村厕所180处,新建路域小广场近10处、规划新建生态停车场3处。
2、丁司垱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芦河港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丁司垱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丁司垱镇苏家窑村、油铺咀村,总投资1124万元,以“小田变大田”为导向,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八个方面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已完成约800亩的田块整理、田埂坡岸护砌,整治灌溉水塘13口,预计12月底基本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芦河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正在申报全省“和美乡村”振兴示范片项目,计划投资2.52亿元,以“一河一带一路两库”项目为契机,打造东坡躬耕农场、天堂寨茶马古苑、黄龙山智科共享田庄等景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兰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兰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主要通过无害化厕所改造资源化利用、接入联户大三格三级化粪池、接入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据统计,目前兰溪镇总户数13364户,无害化厕所改造户数5058户,接入联户大三格三级化粪池12户(竹马山村),接入污水处理厂6个村2102户,接入14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865户,共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户数达8037户,处理率达60.14%。
4、散花镇郭沙线循环路路域环境整治及绿化项目
郭沙线循环路位于散花镇东北,投入4200万元,建设6.5米宽柏油路14公里。为有效改善乡村整体村容村貌,散花镇以“净化、绿化、美化、安全”为新目标,以建设、整治、绿化为重点,通过“绿、围、清、拆、整、改、建、创、畅”等措施,加强公路沿线环境整治,迁沿线房屋6户,毛坯房27户,猪栏1户,铝棚约1927平方米,旱厕35个,围墙约4750米,确保沿路路域环境整洁美观。并在沿线种植银杏400棵,丹桂500棵,力争将郭沙线循环路打造为“四好”农村路、农业观光旅游路。
5、巴河镇庞安时中医药产学研科普教育基地项目
浠水县庞安时中医药产学研科普教育基地位于浠水县巴河镇苦竹港村,总投资1.2亿元,流转土地2400亩,配套占地25亩的中药材初加工车间,综合年产值达1400万元以上。2023年完成紫苏、知母、射干、元胡、玉竹、白及、连翘、丹参、桔梗、玄参、白芍11个品种共计700亩的种植;2024年地产药材种植品种增加至75个,种植总面积达到2400亩,并建立浠水县中药材统一溯源平台。2025年打造浠水县地理标志产品2个,并向全县进行种植推广,全县地理标志产品种植目标10万亩。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药材集中收购服务,并提供鲜药加工、仓储养护服务,有效把控道地药材质量与价格,提升本县道地药材附加值。
6、竹瓦镇朱店村土桥畈湾共同缔造试点项目
朱店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做实“三微”行动,聚力打造基层治理的示范点。构建“微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健全“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农户”的五级组织架构体系;开展“微建设”,充分利用村内原有农村旧物件、田间石块当材料,村民让地让利,实现零赔付,把塆组建成了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富有乡愁记忆的美丽乡村;做实“微治理”,成立塆组长+银辉党员+六员+党员中心户+志愿者的基层治理队伍,村民自发成立了以“村民议事会”“矛盾调解委员会”“巾帼志愿服务队”“环境卫生服务队”等自治组织,为塆组精细化治理赋能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