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
黄冈日报
第7版整版关注浠水
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介绍浠水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起来看
↓↓↓
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浠水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走笔
12月的浠水,热潮涌动,建设正酣。
在浠水县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场景,奏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旋律。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浠水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乘数效应,进一步扩大增量、做优存量、提升质量,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散花标准地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张海军 摄)
一线服务“抓”项目
11月27日,在湖北胜华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玻璃制品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开展桩基施工。
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30亩,计划新建两栋钢构厂房、一栋办公楼,一栋综合仓库,预计2024年12月投产,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
以“一线服务”推动“建设速度”。该公司原在散花镇租赁厂房生产,为了扩大产能,计划投资6000万元新征用地新建厂房建设。项目拿地后,因前期拆迁未到位,企业迟迟无法动工,而租赁厂房即将到期,新建厂房迫在眉睫。浠水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协调散花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其重新调换地块。
“多亏了服务专班主动上门,为我们及时解决项目地块问题,公司才可以顺利进场施工,预计明年年底前可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刘卫华说。
“重点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主引擎’。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奋力冲刺四季度,全力打好收官战,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月9日,浠水县委书记付宇在县委重点项目建设专题会议上表示。
浠水县对重点项目实行县“四大家”领导“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一个重点社会投资项目、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推进方案。县级领导“一线”调研,面对面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一线”工作,为项目单位排忧解难,完善各种要素保障。
该县纪委监委、县政府督查室、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一线”督查,针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周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工作制度,确定项目推进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时限清单,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确保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拖延、疑难问题“不卡壳”,凝聚了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个个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加快建设,一个个重大项目实锤落地、蓄势待发。1-10月份,全县新开工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122.33亿元,已入库65个,入库率80.23%,开工个数、入库率均位居全市第四。
大员上阵“包”项目
湖北科达新材料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签约,4月底设备进场,5月份开始试投产,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入库、当年投产的速度。
“快”的背后,离不开项目服务单位——县委宣传部的“保姆式”全周期贴心服务。
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在散花示范区工业园内租赁厂房5000平方米,主要以高分子材料研发加工为主,生产电线电缆配套原辅材料。项目全面建成后,年生产量可达2万吨,预计年产值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截至当年11月,该公司实现产值1000万元,日出货量3吨。
“在企业引进过程中,我们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推动招商项目真正实现签约即开工、开工即入库、入库即投产的无缝衔接、高效转化。”包保该项目的负责人、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武表示。
目前,湖北科达新材料项目一期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紧赶制订单。项目负责人范伟伟介绍,二期厂房租赁和设备购置已在稳步推进中。
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项目专班的包保服务。浠水县持续坚持重点项目包项目前期推进、包项目时序开工、包项目统计入库、包项目投产竣工的“四包”责任制,明确了县级包保领导、项目服务单位、相关部门责任,从项目立项到项目选址、各环节手续办理、水电气、通讯等全过程、全链条优质服务。
今年以来,对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影响、投资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的重大项目,由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领相关部门、乡镇全面负责包保。各包保单位主动服务,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对重大项目审批推行一次性告知、同步审批、限时办结,促使重大项目快速开工。
目前,县“四大家”领导包保的53个重点项目,已开工40个,其中已入库36个,开工率75.5%,入库率90%。
提速增效“调”项目
项目调度是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浠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调度工作,推动了一批整体效果较显著、行业特色较明显、社会效益较突出的重大项目。
11月30日,走进位于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5G高速通讯连接器开发及自动化产线改造项目建设现场,只见2栋厂房已出正负零,1栋厂房正在桩基施工,项目正加速推进中。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购置模具加工设备,主要生产通讯连接器,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后,每亩可取得19.76万元的收益,年产值4亿元,利税超2400万元,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原先,该项目内的高压电线杆处于张浠二回线上,直接影响项目开工建设,需要杆线“搬家”为开发区发展腾出空间。
然而,高压杆线迁改协调工作量大,涉及多家单位。今年5月,该县建立了县经济开发区、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投集团、县供电公司等多层级的协调部门统筹推进、多级调度,同时投资2458万元,解决项目落地因素。
经过不懈努力,高压杆线迁改成功,不仅让5G高速通讯连接器开发及自动化产线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更释放了沿线大量土地资源,沿线的中山德洁、宝佳制衣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举两得。
浠水县建立“分级调度机制”,即:对能现场解决的问题,深入项目一线,现场解决一批;对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一批;对的确难以解决的,提请县长办公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调度一批。
今年以来,该县先后组织8次重点项目专题调度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提请县长办公会提级调度12次,着力解决了经济开发区张浠二回线、开发区标准地、亮板线迁改、新人民医院、恒洁卫浴等一批建设难题。
优化环境“护”项目
项目的快速落地推进,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年产4000台多样式平衡机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厂房建设。据悉,该项目占地约30亩,购置多样式平衡机生产设备及其他配套设施,计划开通8条生产线,实现年产值6400万元。
然而在此之前,这里曾是一块“无人问津”的地块。该地块面积约80亩,原本只有一条不到3米宽土路,因无路进出,没有企业愿意落户。
为加强园区土地利用和盘活该地块,解决落户的平衡机项目进出道路问题,浠水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多次组织县经济开发区、县城发集团到项目实地调研,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将进出道路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提交县长办公会研究解决。
如今,道路的成功修建,不仅解决了平衡机项目进出道路问题,同时盘活整个地块,为后续项目落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坚持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打造‘全省一流、黄冈领先’的营商环境。”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正红表示。
今年以来,该县围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化解营商环境积案,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纪律保障、法治保障,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全面开展“霹雳行动”,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在项目推进中,不断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落实领衔责任、升级接力机制,跟踪做好重大项目从洽谈到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的全方位服务。
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千人进千企”行动,围绕重点项目(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建立“三级三包”对口帮扶企业机制(县领导包保、县直部门包联、各乡镇包扶),对全县161个重点项目(企业)进行分层、分级、分类帮扶,建立问题快速收集、督办、落实机制,及时助企纾困。先后收集项目(企业)问题137个,目前已解决问题135个,正在解决问题2个,问题解决率98.54%。
同时,加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增强金融机构服务质量,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积极筹措资金约1.5亿元,全力解决恒洁卫浴、新明珠二期等项目高压杆线前期要素等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开工建设。
一个个项目的加速推进,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为浠水县经济聚势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