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滴(吃的)、豁滴(喝的)、用滴、玩滴、北斯都有哇(啥都有),人山人海啊,像过年一样啊!”大喇叭用方言喊着。
“哇塞”有孩子惊呼道。放眼望去,人头攒动,现场早已排起了长龙,人员接踵摩肩,从散花国道一路垂直向前到散花教育装备产业园的门口,队伍长达500米,熙来攘往。
10月28日上午,散花镇绿金广场大型农产品交流会(赶大集)火热进行中,通过引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以帮代销,既为农产品打开市场销路,又为群众提供了便利。居民朋友们都笑容洋溢地赶着大集,挑选着新鲜的蔬菜水果、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以及服装、日用百货、五金小家电、特色小吃、农资农具等产品。“15块钱一袋,整整两斤哦,足斤足两,都是乡里乡亲,自家种的菜,新鲜的嘞!又嫩又好吃!”
“都是自己榨的油哇!”
“妈妈,我要这个我要这个......”
“老板,咋个卖嘞?”
大集上人声鼎沸,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绘就出一幅繁荣的乡村集市画卷。
大家有的在试吃,有的在采购,来赶集的居民朋友络绎不绝,大家纷纷点赞,感叹政府真的把便民服务送到了家门口,送到了邻里之间。
“这个场子很好,这边的人又没收我的费,人又多,我的甘蔗只剩几根,马上就卖完了,谢谢政府的大力支持。”卖甘蔗的大爷开心地说。鲁屋村二组的陈老板洋溢着一脸笑容,跟着道“感谢散花政府提供的这个平台,让老百姓可以买到便宜又实惠的东西,也给我们商家提供了平台。老百姓摆摊送展位,只收10元卫生费,农产品还免收卫生费。”
石牛山的老大爷,热情地将自己种的橘子递给现场管理小哥吃,几番推脱终抵不过大爷的真诚,“您这些没卖完的到时候商家帮你卖,帮你销,场地这边您老人家就是把卫生和安全注意到哈,其他的不用担心!”小哥贴心地说道。“真好,地方好,人适中,你们宣传的也好,感谢政府,感谢党的温暖。”大爷绽放着祥和幸福的笑容,竖起大拇指不断称颂着。
活动中,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新鲜蔬果、手工艺品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赶集,共享这一场乡村振兴的盛宴。“我在这生活了30年,这是第一次看到赶集,太热闹了,我今天早上八点半赶过去已经没有摊位了,一直等到中午才有空位。”卖烧烤的小姐姐胡琴琴感慨道。据赶大集品牌运营中心的徐总统计,今日人流量高达1.5万人次。此次活动有近200个商户前来参与,后面陆续有几十位群众拿来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和手工艺品或挑着扁担或推着推车前来摆摊,这不,沈墩村一组的刘大妈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编织的篮子,手工精美不输店里,她说,“活动搞得好红火,我就拿来试试,还真卖出去了,一个月两次,下次我还来!”
上午,散花镇党委一班人也到了赶集现场指导相关工作。除了管理人员,散花政府还安排了执法分局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来共同维护现场秩序,建立良好的公共环境,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还借此机会发放起了反诈骗传单,叶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也全程维持着秩序,在赶集接近尾声的时候默默地打扫着卫生,成为活动落幕时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这场烟火四溢的“散花大集”,聚拢了一大波人气,让诸多农产品拥有了超级大卖场。赶大集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商贸交流,更是一次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机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自家产品的平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外地商家。此次赶大集活动,黄石的一些商家也闻讯而来。此次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享受到真正的实惠与更高的品质,享受回归本真的农产品和样式,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实现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拉近了邻里间的感情,增强了镇村的凝聚力。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开展别具特色的赶大集系列活动,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赶好“散花大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提振群众消费信心,让传统大集焕发新活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前来,不断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向前,助力我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