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一批稻种搭乘神舟12号在太空遨游了3个月后返回地球,测试筛选后今年6月在我县洗马镇万当铺村安了家。经过培育,眼下60亩金灿灿的太空水稻喜获丰收。
近日,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太空香稻”万当铺实验示范田迎来收割,稻田里,只闻机械声响,未见农人奔忙。一台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获的稻谷被迅速运往烘干车间进行烘干处理。
浠水县家有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伟华:我也是第一年试种,平均亩产900多斤,还是比较满意的。
太空香稻和普通稻米相比,不仅肉眼可见在外形上有差异,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加丰富,种植也更加轻简化。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万当铺村第一书记 曾支农:太空香稻的种植,省略了育苗、插秧这样繁琐的环节,它是采用直播的方式,把这个稻种直接撒在稻田里面,养护成本非常低,不用打农药,也不用施除草剂,就自然地健康地生长。太空香稻长相就很细长,很饱满很圆润。
小小的太空香稻用处繁多,一经收割就成为了科研界的“香饽饽”,在销售市场上更是炙手可热。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万当铺村第一书记 曾支农:我们的这个稻米的一部分将继续作为科研对象。万当铺这个地方是个典型的丘陵村,试种的情况是非常好的,所以要进一步地去筛选、优育最好的品种;另外一部分将进入这个老百姓的餐桌。目前我们市场的售价是60块钱一斤,它的品质很高,是一种带糯性的、很香甜的稻米。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太空香稻的价格就会逐渐地降低。
太空香稻的成功问世,得益于“海归乡振”新模式的落地。模式创始人曾支农是万当铺村的第一书记,依托省留联高层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组建专家团队,以整村或整镇为基本创建示范单位,结合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或小流域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打造现代科技农业新体系。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万当铺村第一书记 曾支农:万当铺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禀赋良好,它的地形地貌,包括土壤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专家团队经过调研后就决定把“海归乡振”的第一个示范村选择在浠水县的万当铺村。
“海归乡振”新模式让人才、科技、资本等资源充分涌流,土地增效的同时实现了增收。在太空香稻的岔口,专家还指导大户种上了高油酸油菜,因为两种作物都属于科研项目产物,具有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点,所以这种种植方式也被称为“双院士三高油稻轮作”新模式。浠水县家有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华就是村里首批尝试轮作的大户之一。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万当铺村第一书记 曾支农:为当地的农民免费地提供优良品种,免费地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地帮他们把产品销售出去,这样极大地鼓励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浠水县家有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伟华:油稻轮作收入差不多有4000多块钱一亩,所以我对这个新品种还是蛮看好的。
现代高新科技农业产业示范项目能够在万当铺村顺利实施离不开贴心服务。项目落地以来,县、镇、村联合组成工作专班全力提供政策、资金和人力支持。
浠水县洗马镇万当铺村党支部书记 万成:联合洗马镇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推进项目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在土地流转,在村民协调,用水用电方面,我们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也是积极努力地开展协调工作,共同推进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下一步,省留联将以万当铺村为核心,带动周边13个村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动“万亩科技稻田”项目落地生根,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吃、住、游、玩、购一体的多元化农文旅综合产业。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万当铺村第一书记 曾支农:普及现代高新科技农业产业,有助于我们浠水从一个传统农业的大县向现代农业的强县转型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