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档案的使用案例》
档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国家和机关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它涉及了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
可以说,档案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各种档案将如何被我们使用,来看几个实际案例。
01乡镇档案的利用
乡镇档案涉及政策法规、经济、卫生、教育、建设、人事调动和任免、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其中比较特殊的有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99年土地承包档案。
事例:乔爷爷在2016年的土地确权中,发现被确权的地块亩数与自己记忆中的有所不同,特意来到所在地的档案局,查阅1999年土地确权中记载的合同书和公证书,为本次的确权提供了对比数据,成功解答了自己的疑惑。
02下乡知青档案的利用
事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年左右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知青下乡。家住天津市的张大爷就是当年下乡的一位知青。张大爷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可是无法证实自己的经历,就没有办法办理养老保险问题,为此来到市档案馆,经查阅找到了张大爷下乡时间和地点的记录,证实其下乡的经历,解决了养老保险问题。
03报刊资料的利用
事例:80多岁的王爷爷有个心愿就是想写一篇回忆录,把自己生平觉得有意义的事全都记录下来,可是老人在30年前曾经发表过的文章,早已经记不清楚具体的年月日了,他想把曾经发表的三篇文章都收录进回忆录,这可是他的最后一个愿望。对于这个年龄的老人来讲,发表文章的荣誉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荣誉本身的意义,在当地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终于把三篇文章全部找出来了,完成老人家的最后心愿。
总之,民生档案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档案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任何公民只需凭身份证或工作证,便可到档案馆要求查阅和利用已开放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