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乡 创卫共享】清泉镇:铁腕拆违有方法 柔情执法赢民心

自我县开展城镇管理百日攻坚行动以来,清泉镇各社区精准施策,用“说理式”“服务式”执法赋能拆违工作,让拆违工作“有力度”“有温度”,既提升了群众对拆违执法工作的配合度和支持度,也全面加快了违法建设整治销号进程。

5月2日上午,清泉镇浠团线十月农贸大市场周边,数十家违建附属建筑物被依法拆除,十月社区拆违执法工作又一难点、堵点顺利打通。

清泉镇十月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邓勇:这两边房屋户数比较多,而且体量面积比较大,造价也很高,主要是这个房子过去产生了(租赁)费用,还是想(社区)给点补偿,所以拆起来难度比较大。

面对群众互相观望甚至抵触执法的情绪,社区党员干部通过实地调研,和开会研究讨论后,决定“刀刃向内”,从社区外租的集体公用房附属建筑物开始拆除,通过“现身说法”,然后逐个击破。

清泉镇十月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邓勇: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大,常说这个路段“大堵三六九,小堵天天有”,他们每天都看得到这条路在堵,我们前前后后通过个别的做工作,和开集体院子会的形式做工作,反复大概做了三五次左右,大家一致还是同意拆。

集体公用房附属建筑物的拆除,让群众看到了社区坚决拆违、整治环境的决心,部分居民开始配合拆违,甚至自发陪同社区党员干部上门,帮助打通街坊四邻的思想症结。拆违工作逐渐从社区“独奏”,变成了群众“合唱”,进度不断加快。

清泉镇十月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邓勇:我们城北这段路,大约要拆迁的有八十多户,目前我们已拆了有三十多户。下一段我们力争在十天左右,争取把全部的户拆完,我们本着零补偿的原则,争取做到无安全事故,无群访个访,无矛盾纠纷发生,力争完成任务。

拆违工作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清泉镇白果树社区居民顿惠民家中,有一个违建附属屋需要拆除,但一家人常年在深圳做生意,无法及时回家转移屋内的车辆、家居和电器等财物。因为时间紧张,社区工作人员和顿惠民电话沟通后,不仅帮助他安全转移了财物,还全程线上告知拆违进度和情况。

清泉镇白果树社区党委书记 易静:要保证他的财物的安全,我们把东西都是清理到封闭安全的地方,移存的时候给他拍一张照片,正在拆迁的时候跟他视频一下。

清泉镇白果树社区居民 顿惠民:对于浠水美丽乡村搞建设的话,我们还是配合还是支持的,但是我人不在家,社区对我们家里的财产都搞(管理)得很好,没有遗失,我们回来之后,他也热情地给我们送过来了,工作做得很好,很细心、很体贴、很到位,心里暖烘烘的。

拆违工作的顺利推进是白果树社区一直以来贴心服务居民的最好体现。社区自4月20日晚开展拆违工作以来,拆违面积已达7375平方米,达到了总计划拆违面积的70%。

清泉镇白果树社区党委书记 易静:我们这次进行拆违的时候,我们跟群众提前沟通,提前宣传政策,大部分群众还是很理解这个事情。我们社区干部能代办的事情,能服务的事情,我们将服务贯彻到底,所以我们干群关系应该是非常融洽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所以很快很顺利。

“刚柔并济”依法拆违的同时,还要做好群众安抚的后半篇“文章”。在清泉镇杨树沟村,在清泉镇杨树沟村,有个别无房户配合拆违后住房出现问题,还有部分经营户生意受到影响。村两委主动上门帮助解决问题,在安抚情绪的同时还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清泉镇杨树沟村党支部书记 杨青松:有一个无房户跟他找一些投亲靠友的方式来处理。一些经营户受到影响的,我们村委会也帮忙联系厂房,把这个(店铺)整体搬迁,尽量把老百姓的经济上损失降到最低。

百日攻坚,拆违先行。清泉镇始终坚持“全员上阵、片区作战、集中攻坚”的工作模式,在不断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经验和良好成效。截至5月2日,清泉镇共出动人次3404人次,机械255台,拆违459处,拆除面积达68393平方米,为我县加快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清泉镇党委副书记 江永胜:下一步,我镇将坚持拆管并重、拆建并举,把违建的拆除与共同缔造紧密结合起来,将争取更多的惠民政策,切实改善拆迁片区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持之以恒推动秀美清泉的建设。(记者:洪京燕 王路港)

(作者:洪京燕 王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