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浠水以“三个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来以为这笔养老钱要不回来了,没想到县综治中心这么快就解决了我存款被支取的问题。”拿到失而复得的存款,71岁的居民高婆婆笑得合不拢嘴。前段时间,高婆婆因为存款被支取问题引发矛盾纠纷,来到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听到这是高婆婆的养老钱,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核实情况,通过线上平台流转、线下协商调解多方努力,最终成功帮助高婆婆拿回了自己的养老钱。

矛盾诉求化解难是社会治理中的难点问题,浠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进综治中心“多中心合一、多网合一”规范化建设,以“一网式”、“一站式”、“一屏式”模式,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编织“一张网”,绘好多方联动“同心圆”     

网格是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是村(社区)治理的“第一道屏障”。浠水县积极整合辖区资源、织密城乡“治理一张网”,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建强网格堡垒。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结合城区15个社区实际,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合理设定城区网格167个,镇级以村组为单位划分网格,实行“一格一员”,结合城乡建设变化、实有人口变迁适时予以动态调整。建优网格队伍。立足“六大职责”(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巡查、矛盾纠纷排查、特殊人群协管、法律法规宣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依托三级综治(网格)中心,围绕“底数清、情况明”加大对网格员的指导、培训、考评,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平战结合。按照“多网合一、一员多用”的思路,着力将村(社区)内的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实行“平时服务、战时应战”的管理模式,依托网格员“人熟、地熟、村情民情熟”优势,切实让身边人解身边群众的难事、烦心事。据统计,近三年来,县、乡、村三级网格平台已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1万件,化解率达99.6%。

二、做实“一中心”,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

综治中心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平台,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支撑。浠水县重点重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实体化运行水平,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效工作载体。构建实战平台。加大投入力度,高标准建强县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15个乡镇(区、处)和630个村(社区)综治中心,着力打造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信访接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公共法律咨询援助、应急管理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实战化综合治理“主阵地”。构筑闭环机制。构建“政法+信访+N”模式,坚持做到力量整合、平台融合、信息聚合,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等“六联”工作机制,优化“研、交、办、督、结、评”闭环流程,强化全程负责制,一盯到底,推动落地。构成多元化解。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事心双解”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综治中心牵头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落实“三调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机制,发挥“四警联动”(民警、辅警、村警、义警)作用,整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信访化解等多方力量,实现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在苗头。

三、用好“一块屏”,跑出融合共享“加速度”

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信息互联、数据共享、高效运转的治理平台,激发社会治理动能,推动数据跑起来、活起来。平台聚合一体化。以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为支撑,聚合综合信息平台、网格平台、雪亮工程共享平台、森林防火预警指挥平台、智慧信访平台、“微治便民”政务服务平台以及综治视联网等系统,建成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一体化运作的综治中心智能化信息平台,打造三级综治中心“升级版”。系统应用实战化。重点依托“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等中心智能化信息平台,创新基于信息化的问题发现、流转交办、协调联动、研判预警等运行机制,提高统一指挥效能,实现“全数据流转、全区域覆盖、全业务协同、全方位预警”。服务功能便民化。发挥“综治+信息化”作用,依托网格平台,研发网格员“社管E通”手机端APP,设置自下而上上报事项模块,全面收集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处理、上报综治信息。依托“微治便民”政务服务平台,开通居民群众“随手拍、随时报”功能上报,能在网格内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横向、纵向反馈,实行高位协调,有效提升矛盾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能力。